学工动态
心“音”相映|我的情绪我做主
发布日期:2024-04-03        阅读次数:

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开心、快乐、喜悦、兴奋的时候,也有难过、悲伤、痛苦、郁闷的时候。这些情绪就像空气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又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应该如何面对和疏导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呢?让我们来一起揭开情绪的面纱吧。

成长链接——网络环境中的情绪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环境中,情绪都具有传染性。研究者在6个月的时间里研究了7万条微博消息,将网络情绪分为了愤怒、愉悦、悲伤和厌恶四种。他们发现,愉悦的情绪会更多地在阅读和转发它们的群体中引发愉悦的情感,悲伤和厌恶的信息并不会使人产生相应的情绪,愤怒是最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中传播并导致连锁反应的情绪,并且一个表达愤怒的帖子可能会引发一连串负面情绪。与现实传播不同,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瞬时性和全球性。因此,人们对着计算机屏幕时会更加自然地发泄愤怒情绪。虽然在网络上发泄愤怒情绪也不失为一种调节情绪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他人的破坏性影响却是不可小视的。我们应该向更好的方向转变,多分享愉快与开心的内容,而不是传播悲伤、厌恶和愤怒的内容。

心理保健——如何克服消极情绪

人的情绪发生改变时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例如,人在恐惧时会出现瞳孔放大、口渴、出汗 、脸色发白等一系列变化。长期不愉快、恐惧、失望会抑制胃肠运动,从而影响消化机能。情绪消极、低落或过于紧张的人往往容易患各种疾病。同时,消极情绪会抑制人的行为能力,阻碍人们获得成功。鉴于消极情绪的严重危害,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克服消极情绪的影响。

(一) 宣泄法

宣泄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把个体的情绪体验充分表达出来。情绪的宣泄是平衡身心的重要方法,如果情绪得不到适当的宣泄,一直积压在心里,就会影响身心健康。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不仅消极情绪需要宣泄,愉快的情绪也需要宣泄。当你遇到挫折或感到气愤时,你可以到野外或在不妨碍他人的场所尽情地大喊大唱、大笑大哭,还可以找一些事物作为发泄的对象。一些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会来用布做成的各种各样的人偶。当有些人因对他人不满而忧虑并前来咨询时,心理医生就让他们把那些人偶当成自己不满的对象,对这些人偶拳打脚踢。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跑步、唱歌等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此外,还可以通过写日记、谈心的方法将压抑在内心的苦闷发泄出来。

(二)转移法

转移是通过主观努力把注意力从消极或不良的情绪状态上转移到其他事物上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有研究表明,当个体发生情绪反应大时,大脑会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如果建立一个或几个新的兴奋灶,便可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中心优势。当消极情绪出现时,听喜欢的音乐有助于放松心情,个体可能在快乐中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可以到户外去欣赏不自然的美景,在大自然的景色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舒缓被压抑的心情。

(三)冷静分析法

遇到挫折时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例如,要正确看待自己,遇到挫折时应先从自身去寻找原因。在战胜挫折时,要坚信“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学会扬长避短。

(四)自我暗示法

对每个人来说,不可能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为了消除挫败感和由此而带来的不良情绪反应,要学会找出合乎情理的原因来为自己辩解。当情绪低落时,人的敏感性往往会增强,总感觉所有人都在与自己作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暗示自己:“这几天我的情绪周期可能正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自然会好起来。”考试失败时,可以用“胜败乃兵家常事”来进行自我安慰。有时候自我暗示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偶尔用一下对缓解紧张情绪有积极作用,但经常使用可能导致当事人不能正确认清现实、评价自我,也是不足取的。

(五)音乐调节法

动听的音乐也可以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为了放松心情,我们可以听听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为了调节心境,比才的《卡门》、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为了消除悲观,多听瓦格纳的歌剧《汤豪瑟》序曲、奥涅格的《太平洋231》;为了改善疲劳,可以选择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等;为了治疗失眠,听听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德彪西的《夜曲》等会有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