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他们的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认识自己这一论题显得更重要、更迫切。大学生急于独立,却无法依靠自己的双脚站在大地上;大学生想要成为自己,却找不到明确的方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充满矛盾、混乱和不确定的时期。同时,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期,大学生的人生画卷正在展开,那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未来蕴藏着各种可能性,大学生需要经历自我探索的痛苦洗礼,找到自己的方向。
成长链接—自我意识的威力
个体心理学的创立者阿德勒曾说过:“好几年我都是班里的数学笨蛋,坚信自己完全没有数学才能。幸运的是,有一天我出乎意料地发现自己解出了一道难倒了老师的题。这个突如其来的成功改变了我对数学的全部态度。以前我对这门功课已完全失去兴趣,后来我开始喜欢数学,并利用这个机会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我成了全校数学最好的人。我想这个经验可以帮我看出特殊天赋或天生才能理论是个谬误。”
心海扬帆—自我认同感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是获得自我认同感——一种对于自己是谁、将要去向何方、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的稳固和连贯的知觉。自我认同感是在应对许多选择的过程中形成的:什么样的职业是我想要的?我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作为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或有性别的个体,我是谁?茫茫人世中我身在何处?当然,这一切困扰了许多青少年,埃里克森用“认同危机”来进行描述。当这些青少年思考现在的自己是谁,决定“我能(该)做怎样的自己”时,他们会有一种混乱甚至焦虑的感受。
自我认同感的形成要花费一些时间,大约要等到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大学期间,这些小伙子、小姑娘才能从混乱或提前结束水平进入延缓偿付水平,然后才能获得认同感。这并不意味着自我认同感完全形成了,许多成年人仍然为之感到困扰。以下是自我认同感的四个水平,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看一看自己处于哪个水平。
①认同感混乱。这类个体对认同问题不做思考,对将来的生活方向未能澄清。例如,“我对未来职业没有多少考虑,我不知道我喜欢什么”。
②提前结束。这类个体获得了自我认同感,但是在这种认同感的获得过程中并未经历在寻求最适合的自己时应体验的危机。例如,“我父母是老师,我长大了也做老师”“我就是这样长大的”。
③延缓偿付。这类个体经历了认同危机,正在主动提出生活价值的问题并寻求答案。例如,“我对自己的信念加以评判,希望能获得一种适合我的信念”。
④认同感获得。这类个体通过自身的付出有了特定的目标、信念、价值观的承诺,解决了认同问题。
小贴士—认识自己
1.从失败中认识自己。如果你不爱反思,容易抱怨和指责,那就多从失败中认识自己。因为我们有一套自我防御机制,所以遭遇失败更可能逼迫我们深刻地反思,从失败中领悟,我们从失败中成长。
2.从成功中认识自己。如果你过度反思、过度自卑,就要多从成功体验中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不同层面。
3.尝试摘掉给对自己贴的标签。把内向、外向、孤僻、不喜欢学习等标签全摘掉,体验一下没有这些标签,你对自己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